《服务五大新引擎 推动贺州高质量发展 ——欠发达地区人才创新发展对策研究》课题组外出学习调研纪实

贺州市委组织部 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贺州学院     2018-06-29 21:27     浏览:30787


人才是第一资源。不管是一二线城市,还是四五六线城市,为了抢占人才高地,可谓奇招迭出,送房补、送户口、送钱……甚至有警车为人才快速落户而开道的传闻,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而作为欠发达后发展地区在经济实力、城市基础建设都略输一筹的境况下,如何引得来、用得好、留得住人才,使贺州得到赶超式发展?近期,由市委组织部、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贺州学院联合组成的课题组,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市外人才专题调研。

课题组在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周洪波同志带领下先后前往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福建省龙岩市、南安市水头镇,湖北省武汉市,湖南省长沙市等地,与人才工作者座谈探讨,与企业园区及创业者面对面交流,了解每个城市、各个地方在人才工作方面的创新举措,并重点探讨贺州可借鉴的经验。

站点一:5月22日上午,课题组来到广东省中山市人社局开展座谈和调研。座谈会上,中山市人社局副局长黄志国同志介绍了中山市近年来在创新创业平台搭建、扶持产业人才发展的做法和经验、中山市企业人才评定办法及人才政策扶持等方面具体情况。

课题组在中山市人社局座谈

中山市对将产业需求与人才引培紧密对接,能工巧匠与院士博士同享人才福利;爱才用才不分内外,真正做到本地培养与外地引进人才待遇一样,体制内与体制外人才待遇一样,市属与央属、省属人才待遇一样;并首次提出将自主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提高到同等地位;首设“爱才重才奖”,把奖励“千里马”与“伯乐”有机结合等。面对日趋激烈的人才大战,中山市甚至提出了“人才经费上不封顶”的豪言。

站点二:座谈会后,课题组参观考察了中山美居产业园,听取产业园规划发展中心总监王根茂先生介绍园区总体概况:2013年7月,石岐区办事处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实施中山美居工程的号召,与市经信局、中山汇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三方合作,总投资近1.5亿元,将富湾工业区整体规划,升级改造为中山美居产业园。经过几年的打造,工业区华丽转身,聚集了前端(研发设计)、中端(智能制造)、后端(电商营销)全产业链的服务型企业,通过提供政策、人才、金融、创业、中介和物业等资源的管家式服务,打造“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体系。

站点三:接着,课题组走访了产业园内3家入驻企业:中国首家泛装饰O2O交易服务平台——安乐窝,中山市人社局、火炬职院、中山汇智联合创建的创业孵化基地——易创空间,中山市政府搭建的公共服务平台——中山市智能产品公共服务平台易创空间内“把需要工作的人培养成工作需要的人”的横幅引起了课题组成员的注意,这正是易创空间成立的初衷,也是对创新创业人才工作的最好诠释。

课题组与中山市人社局、美居产业园相关人员在易创空间横幅前合影

  站点四:5月22日下午,课题组来到中山市南朗镇华南现代中药城,了解园区运营管理模式和用人机制等情况。通过与中山市华南现代中医药城发展有限公司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程建衡座谈交流,大家认为园区建设应企业化运作,由“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因为有专业管理背景的人才/公司具有行业资源优势,能实现“以商引商”,促使同质同类企业聚集、抱团发展,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项目得到拓展、产业链得到延长,从而逐渐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

华南现代中药城向课题组介绍园区规划建设情况

小结一中山市人才工作对我市人才工作的启发:创新发展靠人才,人才发展靠产业聚集,产业聚集靠新技术植入和大数据平台整合。当体制内人才积累到一定规模和数量时候,重点是紧缺专业的引进和发展平台供给。与此同时,更多突破体制外企业和园区人才的存量,发挥柔性引进才的杠杆作用,搭建创新创业的孵化基地,构建全要素产业链和全过程供应链,形成闭环式创新生态圈,把人才创新技术与产品研发推广结合起来,把体制外人才待遇与地位凸现出来,真正让人才跟着产业一起走。

  站点五:5月24日上午,课题组实地调研福建省龙岩市人才发展集团,通过观看视频、听取集团副总徐晖的介绍,了解该集团职能定位、作用发挥等情况,深入探讨集团在社会化、资本化运作人才工作过程中的核心关键问题。

课题组与龙岩市人才发展集团探讨人才工作相关问题

龙岩人才发展集团是龙岩市在福建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贯彻落实“转变政府人才管理职能,健全市场化、社会化的人才管理服务体系,更好地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动”等人才政策精神的首创模式,是人才引进、培养、服务及人才项目孵化经营管理的主体,经营管理龙岩市委、龙岩市政府,龙岩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授权范围内的与人才相关的业务,由龙岩市国资委代表龙岩市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龙岩市委组织部和龙岩市科技局为人才集团的行业指导部门,自2016年12月注册成立以来,主要围绕自身建设、人才引进、项目孵化、投资融资等开展工作。

 站点六:5月24日下午,课题组来到龙岩市人才发展集团运营管理的科技创业园,实地调研园区企业。首先,课题组参观了创新创业服务平台——龙腾新创众创空间,了解优秀青年及其创业团队、公司在平台内发展情况,以及创业人才创业初衷、成果转换等情况。

龙腾新创众创空间运营管理公司——冰狗科技副总经理/董事长助理何梦向课题组展示创业企业的产品

随后,课题组与科创园内入驻企业——龙岩水发赛达科技、龙夏电子、龙新三维阵列科技等3家企业的负责人一一交流。据介绍,3家企业均为龙岩籍返乡企业家创办的新业态企业,此类智能、电子、环保企业均能享受园区系列扶持,而企业核心技术人才亦能享受龙岩市本级甚至福建省人才系列政策,对龙岩人才工作比较认可。

龙岩水发赛达科技总经理王杰给课题组讲解智能水表工作原理

小结二:通过福建省龙岩市的调研,课题组认为:在党管人才的原则下,龙岩市成立市属平台公司——人才发展集团,坚持人才工作专业化和市场化理念,围绕体制内人才、产业项目人才和人才猎头等版块,既要承接政府公益人才功能,又要突出体制外人才引进,特别是围绕市重点支柱产业的聚集和产业链,以人才需求导向为切入点,聚焦龙岩籍创新创业人才,突出高新技术成长型中小企业,组建二层基金公司,采取与引进企业融资合股分红方式,充分搭建创业产业园区和孵化基地的平台作用,提高资本服务能力和自我增值空间,真正把产业和资本与人才有机结合起来。此外,从企业落地关键来说,龙岩市人才发展集团一是有企业注册资本金和注入优质资产及市属企业合作融资的基础,二是有市本级财政对各类人才的预算资金保障,三是有承接产业项目的孵化基地和创业园以及相关部门的政策奖励配套,四是有对引进人才整体布局培养与系统化政策。

站点七:5月25日上午,人才课题组来到“石材之乡”——福建省南安市水头镇,了解石材产业发展情况,探索南安市如何突出用才主体作用,体现产业项目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及其对我市碳酸钙产业人才工作的启发。

课题组先后来到中国奢石博览馆、英良五号石文化创意园,详细了解石材成品展销一体平台建设情况。据中国奢石博览馆运营管理公司“东星集团”人力资源副总经理曾文斌介绍,水头镇之所以在短短十几年内从简单粗放的传统产业发展成为今天有着完整产业链甚至享誉世界的石材城,实现“无中生有”,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全省上下对于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以及福建省独特的企业家文化,使得各产业得到抱团式发展。课题组认为,贺州市具备丰富的矿产资源禀赋,应紧紧围绕碳酸钙产业发展建立健全人才工作机制,加大产业人才培养力度,引导人才向产业聚集。

站点八:6月12日,经过市外第一阶段调研,课题组认真总结并带着对“招才局”等创新人才工作模式一探究竟的目的来到湖北省武汉市——有着89所高校的智力密集大城——开启了对人才发展更深层次的探索,并于 6月13日上午与武汉市政府研究室、市招才局、市国资委、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座谈。

课题组在武汉座谈

座谈会上,首先由武汉市招才局综合服务处负责人宴鸿鹰介绍了该局职能定位、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等情况。2017年4月设立的武汉市招才局是党管人才创新工作模式,按照“虚拟机构、实体运行”的模式运行,努力实现全市的职能整合、资源集中、机制优化、力量充实的人才新格局新机制,统筹全市人才工作,实现“一个主管部门”、“一张政策清单”、“一个平台申报”、建强“一线工作队伍”。

随后,武汉市国资委、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分别介绍了各自工作亮点:市国资委将“一类一策”与“一企一策”相结合,坚持与企业功能定位、资产性质相适应的分类考核,不断加强个性化考核力度;市人社局积极探索科学设岗动态调整机制,通过调整优化中小学校(幼儿园)岗位设置方案、建立特设岗位管理制度进竞聘上岗、试行跨校(园)竞聘等办法,适当缓解部分示范学校阶段性评聘矛盾,降低待聘率至10%左右,为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腾出了空间;市科技局创新“政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协同创新模式,组建形成“市校共建、市场运作”的武汉工业技术研究院模式……

站点九:6月13日下午,课题组一行来到武汉市市民之家参观学习。武汉市市民之家是一座集政务服务、规划展示、教育培训、商务洽谈、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服务平台,是政府服务企业的窗口、联系市民的纽带。同时,市民之家提供包括高层次人才居住证办理,城市合伙人申请等系列人才服务工作,特别是武汉市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以来,申请落户安居的人才与日俱增,市民之家高效便捷的“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服务彰显武汉市“5年留住100万大学生”的决心

小结三:通过武汉市调研,课题组认为:武汉市共有89所高校云集,面对高校资源密集而毕业生外流的情况,着手成立武汉市招才局统筹工作职能统筹人才政策统筹项目资金和工作力量。招才局获得中央编办批复后,整合市直30行政编制,设五个功能处室,明确与市委组织部关系,为人才工作推进打下基础。招才局的成立,一方面,统筹全市人才各类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另外一方面,围绕武汉高校丰富人才资源和校友人脉,衍生出项创新工作一是围绕产业创新体系,创新实施城市合伙人计划,在合伙人的评价机制,激励政策和服务体系及保障机制都有系统安排二是围绕发展箐英经济,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让大学生以低于市场价20%买到安居房,以低于市场价20%租到租售房,确定专科生4万,本科生5万和硕士生6万,博士生8万的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三是实施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利用武汉校友的宝贵资源,促进城市,母校和校友的利益价值共同体而形成校友经济五是实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工程”;实施“海外科创人才来汉发展工程”。

武汉人才工作,充分利用自身独有的资源优势,破解人才工作主体单薄,大学生毕业人才外流,科研技术转化偏低和校友人脉分散以及产业创业人才的短板,特别是把抢人才与抢人结合起来,整体上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把人才工作与去库存以及拉动消费经济相结合。但人才政策中的行政因素需要考虑市场化的规律。

站点十:6月14日下午,人才课题组一行来到长沙,主要就长沙市2017年6月出台的《长沙市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高地的若干措施》又称“人才新政22条”实施效果等展开调研与座谈。

座谈会上,长沙市委组织部人才办处长余万贤系统介绍了新政拟定的背景、用意,实施以来的效果和遇到的问题。新政主要围绕企业人才引进培养、创新创业平台搭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服务保障体系建立等四个基本框架展开,内容涵盖高精尖人才、紧缺急需人才、青年人才、“长沙工匠”人才、国际化人才等五大工程,并陆续出台系列配套实施细则共27个。新政实施以来取得一定成效,比如,各部门间数据信息共享,简化办事流程,真正实现零门槛入户,目前已吸引3万多人才落户,是以往10年之合。余万贤亦坦然,新政实施过程中难免遇到困难和问题,但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相关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举全市之力一定能做好人才工作。

随后,长沙市教育局围绕长沙市教育集团的经验分享了长沙市从2008年以来,在确保办学条件基本均衡的基础上以捆绑发展、委托管理和对口帮扶为主要举措,深入推进集团办学,逐步缩小基础教育城乡、区域和校际之间的差距,努力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城乡共享,较好地满足了广大学生“上好学”的需求,同时也为人才子女入学提供很好保障。

课题组与长沙市委人才办、市教育局等部门座谈

小结四:课题组对长沙调研感悟首先,湖南省首府城市干部的工作状态和精气神深深的折服其次,关于长沙人才新政22 条。1.重点从体制外人才和产业人才范畴来开展,体制内人才基本不享受具体人才补贴(教育医疗除外),这充分体现体制内人才包括专业人才本身的基础和体量,体现首府城市对进入体制内的天然吸附能力2.从人才政策本身来说,构成1+5+27的政策体系,重点抓高精尖人才紧缺急需人才青年大学生人才工匠人才及国际化人才统筹国内国际高端与基础存量与增量特别是在人才的平台搭建体制机制创新保障服务体系做出了系统研究下一步,在人才工作主体,政策举措细化和落实落地还要加快,特别是离不开信息化人才服务系统和窗口。20176月以来的人才新政,开启抢夺人口大战的序幕,也直接拉动房地产去库存的成效最后,关于长沙人才集团。1.充分利用市区优质教学教师资源,发挥名校的品牌效益,运用集团化办学理念,采取对口帮扶委托管理捆绑方式以及多校推一的模式,在城区范围内,高中带初中或初中带初中的设计,带动城区扩建新建中小学的教学质量整体同步复制提升。2.利用优质学校和教师两方面的驱动力,让优质学校骨干特别是优秀年轻教师有平台,让帮扶学校之间升学招生指标一定比例政策,让所帮扶学校的县区加大专项财政投入,出台学校考核表彰和奖励办法,明确六年的准入与退出机制,把可复制的系统化标准化教学模式输入薄弱学校。

  站点十一:6月15日上午,课题组一行来到湖南省县域经济研究中心调研座谈,主要学习该中心为湖南省委、省政府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参考方面的做法和经验,以及湖南省在吸引海外人才方面的做法和经验。作为拥有一批由知名专家、学者、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领导等组成的高素质研究队伍的湖南省县域经济中心,利用自身各方优势积极组织和参与各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企业界的公益活动,开展广泛密切合作,推动和服务湖南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该中心执行主任曾鹏将中心工作概括为“主动、思考、整合、总结”八个字,提出两中心之间应加强学习交流,为两市之间经济合作牵线搭桥,课题组对这一提议非常认同,也表示非常欢迎县域经济中心带领湖南省企业到贺州考察项目。

课题组与湖南省县域经济研究中心交流工作经验

座谈会后,湖南省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向课题组赠送《县域经济参考》2016年、2017年合订本,同时,课题组向湖南省县域经济研究中心赠送展现贺州之美的邮册,为两中心之间进一步交流学习提供良好开端课题组感受到交往的力量资源共享和信息渠道的重要性!

课题组向湖南省县域经济研究中心赠送贺州画册

课题组认为,应以两次学习调研为契机,及时转化学习成果,“借力而行”做好欠发达地区人才发展大计,从而服务五大新引擎,推动贺州高质量发展。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