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引领 抓服务 促融合 ——我市建强脱贫攻坚“三堡垒”速记

贺州市委组织部     2018-12-03 16:35     浏览:1393


近年来,我市以实施“基层党建提质攻坚行动”为抓手,不断推动全市基层党组织在强化政治功能、增强服务效能中提升组织力,切实把党员充分动员起来、把群众有效组织起来,真正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优势转化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正能量。目前,我市已成功实现了八步区脱贫摘帽,全市94个贫困村摘帽、14.15万贫困人口脱贫,全市贫困发生率从13.88%降至8.48%,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成效逐渐显现。

强引领,筑牢脱贫一线的政治堡垒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通过把经常性教育和集中性教育相结合,不断推动基层党组织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中扎根铸魂。

开展经常性忠诚教育擦亮政治底色。以佩戴党员标识亮身份、为党员过“政治生日”找初心、开展“巡回党课”强意识等为主要内容,把对党忠诚教育融入“三会一课”经常性党内教育中,切实增强了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和责任感。富川瑶族自治县立足瑶乡实际,创新以“党员蝴蝶歌堂”等“歌圩”形式开展组织生活,把作为脱贫主力军的广大农村党员充分动员了起来。忠诚观教育开展以来,全市9万多名党员在严格的党性锻炼中不断砥砺了对党忠诚、为民担当的优秀品质。

推动“党员进党校”集中培训固本培元。依托党校主阵地,组织全市党员进党校开展党性教育全覆盖集中培训,不断强化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责任,全面提升党员先锋指数。内容上主要包括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省情市情等专题培训。方式上采取分期分批、分级分类集中轮训,对老弱病残、流动党员、离退休党员,则通过“流动党校”送教上门、“网络党校”线上教学、“微信党课”随看随学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八步区把包含党员先锋中心站、党代表工作室、党建文化长廊等六大板块的“先锋家园”多功能共享化阵地建到党校,并通过开设红色讲堂、党风廉政讲堂、党组织书记讲堂等特色讲座,不断推动了党性教育整体优化升级。

实施“融入大湾区”培训计划提素质强能力。今年以来,为进一步解决党员干部能力素质与改革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市委立足全力东融,启动实施了“融入大湾区建设、提升专业化能力”三年培训工程,充分利用广东对口帮扶贺州脱贫攻坚的契机和优质培训资源,先后举办了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推动大创新等专题培训班12期,切实补强了党员干部能力素质短板。我市计划从2018年起,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全覆盖推动涉及扶贫开发、园区建设、产业发展等领域的正科级以上干部到粤港澳大湾区等先进发达地区开展集中轮训,全面提升党员干部抓扶贫开发的专业化能力素质。

抓服务,打造党群连心的民生堡垒

坚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基层党组织服务效能的提升不断凝心聚力,实现了广大贫困群众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自觉转变。

推行“民事联解”工作法聚党心汇民意。大力推行以“党员包屯联户收集民情民意、整合资源联解民需民求”为核心的“民事联解”工作法,及时回应群众诉求,着力解决群众困难。首先,就一些扶贫产业项目覆盖不到,但群众诉求强烈的民生事项,通过整合下沉各种资金项目和行政资源,每年落实5000万元的民事联解专项资金。其次,每周开展集中服务日和扶贫工作日,推动党员干部进村入户收集村情民意,明确“解什么”。再次,对收集上来的群众诉求,按照乡汇总、县统筹、分类逐级办理的原则,确定“谁来解”。最后,需县(区)层面解决的民生事项,以“职能联解、项目联解、资金联解”的方式,采取“项目公开比选”予以协调解决,落实“怎么解”。今年以来,通过推行“民事联解”工作法,共收集群众诉求1638个,解决民生事项1185件,有效扭转了过去群众有事不找党组织、找了党组织也办不了事的尴尬局面,使基层党组织在密切联系服务群众中提高了权威、树立了形象。

深化拓展“双争”活动促发展比贡献。以自治区开展的“双争”活动为契机,创新开展系列主题实践活动,推动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担当奉献。在机关,开展“一帮一联”、“情系家乡·脱贫攻坚”、“帮扶贫困户·点亮微心愿”等活动,搭建党群连心桥。在农村,实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能人强村”、“党旗领航·电商扶贫”、“千企帮村·助民圆梦”等活动,增强贫困村自我“造血”功能。今年以来,全市机关党员干部回乡开展帮扶5000多人次,为贫困群众办实事好事2400余件、实现微心愿2700多个。推动132家非公企业帮扶项目175个、投入项目资金1.22亿元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

创建党群服务中心抓示范促和谐。秉承开放式、服务型的党建工作理念,大力推进行政村标准化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有效协同各方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目前,全市已建成400多个党群服务中心,内设党务政务服务大厅、党群志愿者服务站、寿城居家养老服务站等功能室,通过“一窗口办理、一站式服务、一平台共享”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目标。同时,按照“六有”标准和“四宜”要求,统筹推进了100个新型生态宜居农村社区建设,整合2亿元资金率先在自治区开展乡镇“五小”项目建设,全面建成267个贫困村工作队员标准化宿舍,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夯实了保障基础。

促融合,夯实引领发展的战斗堡垒

坚持从抓顶层设计、抓力量整合、抓信息化建设探索融合路径,不断推动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

开展“书记问评”狠抓主责主业。建立“书记问评”机制,明确抓党建工作责任清单,通过“书记抓书记、一级抓一级”,层层压紧压实抓党建促发展责任。结合党建工作“两随机”巡查,采取市、县、乡三级党委书记日常调研随问随评、召开专题会议专项问评的方式,对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等情况及时跟踪问效。结合基层党建工作“双述双评”,推行党员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双看双听”,把抓党建促发展特别是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成效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主责主业意识。

组建党建联盟提升聚合效应。采取灵活交叉、抱团发展的方式,积极组建农村、城市、园区等7大类型56个党建联盟,有效打破了行政壁垒、整合了党建资源。昭平县黄姚镇“罗望花海党建联盟”,以“镇村联合”模式引领推动了花海景区、东潭岭景区等扶贫开发项目建设,走出了区域统筹、项目带动、行业融合、多方联动的脱贫新路子。通过全面推行党建联盟机制,有力推动了基层党组织抱团建盟、以强带弱、互助互促、整体提升。

实施“智慧党建”工程抓管理。紧扣精准脱贫要求,大力实施党支部建设星级化、党员管理精细化和基本保障规范化建设,逐步构建了以信息化科技化为支撑的精细化、动态化、场景化党建工作模式。近年来,依托“贺州智慧党建云平台”相继开发了党建宣传、党员教育和党群服务三大功能模块,以及党建地图、党建直播、指尖心愿等10项特色服务,有效实现了对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一网管理”、“同网覆盖”。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