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平:新时代最美“扶贫之家”

贺州先锋     2019-12-12 08:17     浏览:2021


“老妈,现在我进村入户,农户家的那些狗都懒得吠我了。”

“哈哈,‘狗不理’也发生在你身上了。可以啊儿子,不错,好样的!”

在昭平县,有这样一户家庭,一家三口都奋战在扶贫一线,在他们扶贫的经历里,都发生着同一个“狗不理人”的故事,他们就是邱肇光、陈红华、邱晨一家。由于他们长时间在脱贫攻坚一线工作,走村入户很频繁,慢慢地与农户家的狗也“混熟”了,那些狗也就不再“汪汪”地向他们吠生了。现在,这个“狗不理”的故事一直在昭平县北陀镇风清村、文竹镇文竹村、昭平镇福登村口耳相传着,成为昭平党员干部走基层、接地气的良好干群关系的真实写照。

 

 

谁是最可爱的人?魏巍在朝鲜战场回答的是“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在新时代脱贫攻坚战场上,像邱肇光、陈红华、邱晨这样以满腔的热情扎根基层、真诚奉献、担当作为、为民谋福的“扶贫战士”就是最美、最可爱的人。

 

邱肇光:事无巨细只为解决乡亲“揪心事”

 

邱肇光(左)在指导贫困户做好沃柑保果管理

 

冬日朝阳辉映下的北陀镇风清村,显得格外的明媚与清朗。虽然地处偏僻山区,但这里的原始生态给人展示的却是一派蓬勃的活力生机。

“是光哥(指邱肇光)让我明白了活着的意义,奋斗脱贫的意义。”2016年底,贫困户邱凤清被诊断出患有鼻咽癌,当诊断报告出来后,整个家庭就像一座大山颓然倒下。邱肇光了解情况后,每当入户走访,都会鼓励邱凤清要积极乐观,大胆地与病魔作斗争,并为她争取各项扶贫惠民政策。经过手术治疗后,邱凤清回家疗养,身体渐渐康复,在邱肇光的帮助下,她大力发展种养产业,甚至忘却了自己的病情,每天坚持在田地里辛勤忙碌,现在她种植的9亩砂糖橘已挂满一树树“黄金果”,家里养的60多只土鸡年底可出栏,她的一对儿女一同考上了大学。

为解决该村特困供养户的供养问题,邱肇光通过走访调研,撰写了《风清村分散供养特困救助人员调研报告》,提出了四条整改建议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有效帮助37户特困户解决了难题。今年76岁的特困供养户邱宗钊很感动地说道:“我的新家、新被子,都是政府送来的,感谢党的好政策啊!”他感谢邱肇光帮他落实享受政策,还自己掏腰包帮他买了电风扇,接通了水电,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在田间地头,邱肇光席地而坐与农民谈生产,在农家院落与村民一道卷土烟拉家常。全村356户贫困户,家家户户都能喊出他的名字来,群众任何时候找他反映问题、解决问题,他从不嫌烦,用他自己的话说,“乡亲们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只要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干,就一定能干好。” 翻开邱肇光的《驻村日志》,它在扉页上这样写道。“现在党的政策这么好,但很多村民群众的生活还存在很多困难,我感到很揪心。按照政策的规定,如能帮他们争取的我会想尽办法帮他们争取,贫困乡亲的生活每好一点,我都为他们感到高兴!”邱肇光说道。

自古忠孝两难全。每当邱肇光走村入户看到村里的老人坐在门口时,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家中那85高龄的父亲。从小在富罗镇长大的他,一直跟着父亲在农村生活,现在父亲老了,因为工作的原因,他鲜有时间陪伴老人家。“我对得起党、对得起群众,却愧对自己年迈的老父……”当谈到他父亲时,一向坚强如钢的邱肇光也不禁眼涌泪花。

“每次回去的时候,父亲总是说他自己很好,叫我不用担心,还提醒我做群众工作要真心实意、真诚对待乡亲,要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邱肇光说,父亲这样嘱咐他,他也是这样教导自己的儿子的。2018年4月,当他那刚好三十而立的儿子邱晨赴昭平镇福登村担任“第一书记”启程那天,他赠言儿子:“当群众有困难的时候,你要坚持做到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和帮想法子、出点子,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

基层扶贫工作者最需要的是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其妻子陈红华说她是家里的第一个“驻村书记”,对驻村扶贫工作很有体会也很有感情,所以对丈夫的扶贫工作非常支持,鼓励他放心干、好好干。

 

陈红华:任劳任怨走过29年“扶贫路”

 

陈红华在一丝不苟地核对扶贫项目报表

 

“去!我当然要去!这是党的号召,我是党的干部,到最贫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是我的责任和义务!”2012年,陈红华在组织选派驻村扶贫干部考核问话时,她是这样坚定地回答组织的。

“十二五”期间,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吹响了集结号,昭平县开始启动选派第一批扶贫“第一书记”,当时,已47岁的陈红华第一时间主动报名,向组织请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经单位推荐、组织考核批准,陈红华被选派到文竹镇文竹村担任“第一书记”。

“或许是因为我和农村太有感情了,一直以来我和‘扶贫’结下了不解之缘。”陈红华介绍,自1990年到县扶贫办工作,2012年选派到文竹镇文竹村担任第一书记,2014年又回到了扶贫办继续从事扶贫工作,至今与“扶贫”不离不弃已29年。现在,她的丈夫和儿子同时在脱贫攻坚一线,和她当年从事一样的基层扶贫工作,即使明年退休了,接下来的“扶贫长征路”还有年轻的儿子走下去,这是一件让她深感自豪而光荣的事。

回顾2012年在文竹镇文竹村驻村的日子,陈红华说:“文竹村是‘十二五’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规划的40个贫困村之一,当时全村只有2316人,其中贫困人口就有1850人,村屯基础设施滞后,交通信息闭塞,产业基础十分薄弱,是昭平县的一个典型贫困村”。经过走村入户开展调研,征集群众意见建议后,陈红华主笔草拟了《昭平县文竹镇文竹村(2012-2016年)发展规划》,为加快该村的经济发展把准了方向、明确了重点,如今,该村很多正在提质升级的种养产业项目就是当时她在规划中制定的项目。

“十三五”期间,在党中央的直接推动下,全国推进精准扶贫的战鼓再次擂响,全国各地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浪潮一浪高于一浪。此时的陈红华虽然不再驻村,但在脱贫摘帽任务更为艰巨的时候,她毅然承担起了县扶贫办财务股的重大资金管理使用重任,她依然时刻关注着文竹村的扶贫与发展问题,以最大能力帮助文竹村发展。如今,文竹村昔日坑洼不平的泥水路,变成了车来人往的水泥路,变成了全村乡亲奔向小康的康庄大道。

扶贫成了这一家三口的主业,也成为了这家子饭桌上的“热门话题”。每逢周末,只要这父子俩有空回家,陈红华都会和他俩切磋“扶贫技艺”,比如危改政策有什么变动、产业奖补涉及哪些、针对不同类型的贫困户该如何脱贫等,有时像是一场扶贫业务知识竞赛,有时更像一场激烈的辩论赛。所有这些,陈红华也是为了给儿子传播正能量,尽己所能地在扶贫工作上帮儿子一把,使年轻的他能在扶贫路上行稳致远,替她继续走好新时代的“扶贫长征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明年刚好是我从事扶贫工作30周年,也到了退休的年龄,不得不说再见。我真诚希望,通过全县党员干部的不懈努力,全县贫困乡亲的生活越过越好!”陈红华动情地说道。确实,像她这样长期在扶贫战线工作,扶贫不仅是她的岗位职责,更是根植于她内心奋斗的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她无怨无悔、勤勤恳恳地一干就是近30年,风雨兼程扶贫路上所历经的艰难险阻、千辛万苦,已经写在了她那沧桑而慈祥博爱的脸庞。

 

邱晨:不忘初心全力接好扶贫“接力棒”

 

邱晨(右)在贫困户的茶园检查茶叶长势

 

因为扶贫,他满怀激情勇敢出征,下决心要把这光荣的“扶贫接力棒”接过接好、奋力前进。

2012年,大学刚毕业的邱晨就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被组织安排到马江镇工作,恰好这是其父母邱肇光、陈红华年轻时刚参加工作的第一个地方,也成为他参加工作的第一个地方。

“2012年-2014年,母亲在文竹镇文竹村担任第一书记的时候,每次回家都看到她匆匆忙忙赶下村的身影,自己就感受到母亲的不简单,女干部的伟大。2017年,父亲被选派到北陀镇风清村担任驻村工作队员,后因工作需要,父亲又被抽调到黄姚镇,2018年4月,父亲和我又成为了同一批扶贫战友,我成了家里的第二个‘第一书记’”。邱晨表示。一家子,三人共同在扶贫一线战斗着,不能不说是一种精神的影响与传承。

“邱书记,太感谢你了!让我的孩子重返学校读书。”福登村佛槽小组陆朝枝感激地对邱晨说道。原来,陆朝枝的两个儿子辍学,家里谁都管不住这俩兄弟,邱晨了解情况后,多次到其家中像哥哥那样跟他俩谈心,用自己的经历和身边的现实事例对他们进行耐心教育,通过彼此的交心,兄弟俩最终同意回校学习,邱晨亲自开车送他俩一起回学校报名注册,终于为陆朝枝化解了这个“心愁”。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别是注重山区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把贫困地区的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扶贫之策。”习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时常萦绕在邱晨耳际,不敢落下任何一个失学辍学学生。驻村至今,邱晨已劝返了12名辍学学生回校就读。

2018年,福登村在邱晨和全体扶贫干部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实现了整村脱贫摘帽。今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望可达5.67万元,但集体经济带动能力仍然比较薄弱。邱晨对我们说:“在拿到脱贫摘帽证书的那一刻,感觉一切的辛勤付出都是值得的,但往后的路还很长,要倍加努力去做的事情还有很多,面临的困难与问题也必将更为棘手。如何补齐发展短板,借‘输血’之力强‘造血’功能,巩固与提升福登村脱贫攻坚成果,带领全村群众走上一条开发式扶贫新路?这是邱晨一直思考的问题。

“驻村生活,纷繁复杂的工作很多,有时候我也很迷茫,每次在遇到难题时,我都会想起母亲的叮嘱:从习总书记的方法论去寻求答案,从群众中去寻找答案,在村里的老干部和群众面前,自己就像一个小学生,群众在有需要的时候想到你、找你去办事,这就是人生最大的价值体现。”夜访邱晨时,他这样说。

吾将无我,不负人民。在这一家三口的努力下,北陀镇风清村、昭平镇福登村两年来分别减少贫困人口1052人、514人,这两个村顺利脱贫摘帽。这是邱肇光、邱晨父子俩和全体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向党委政府交出的驻村考卷,向乡亲奉上的驻村帮扶的高分成绩单……

这一家“扶贫之家”,其实只是昭平县扶贫干部队伍中的一个缩影。在该县脱贫攻坚战场上,像邱肇光一家人这样扎根基层、倾情为民、真诚奉献的可亲可爱的党员干部还有很多,他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不顾个人得失,夜以继日地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火热地奋战在扶贫一线,以‘时代楷模’黄文秀为榜样,以满腔的热情全心全意地践行着党员的初心、干部的使命和为民的担当,催生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的磅礴战斗力。

(作者:黎志宇  卢发玖  陈秋妮)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