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磊:带领最后28户146名群众脱贫

贺州市委组织部     2020-09-10 09:02     浏览:3470


新民村地处大桂山腹地,是平桂区沙田镇最偏远的深度贫困村,下辖8个自然村262户1534人,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98户1155人,贫困发生率为73.89%。2020年初仍有未脱贫群众28户146人,贫困发生率9.39%,是贺州市6个“土瑶”村之一,也是市级挂牌作战的9个贫困村中贫困发生率最高的。

“我们村可谓‘贫中之贫’,地势艰险,农业技术推广程度低,粮食产量低难以自足,村集体经济薄弱,部分自然村通讯信号和网络尚未覆盖,还有28户146人未脱贫……”4月8日,贺州市城市管理局选派陈磊到平桂区沙田镇新民村挂牌督战突击队员,在他报到的第一天,新民村党组织第一书记韦连军介绍了村里脱贫攻坚基本情况。

“28户146人,贫困发生率最高……”听着这数据,陈磊暗地里下定决心要牢牢地扎根在这片深度贫困村的土地上,带领这最后的28户146名群众实现脱贫致富。

驻村后,陈磊意识到要验收新民村脱贫摘帽指标,需要完善档案台账。他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十一有一低于”、“八有一超”验收指标及作战指标,结合各级部门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具体目标节点要求,紧紧抓住作战工作重点,细化目标任务,制定倒排工期,主动做好档案台账咨询服务及督促工作,做到“日更新,月总结”,将28户146人未脱贫贫困户信息牢记于心,并积极深入贫困户家中帮助解决具体困难。

截至8月,新民村“十一有一低于”、“八有一超”指标全部达标,作战指标也已全部完成。

为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增加新民村村民经济收入,陈磊借助新民村试验种植高山茭白产业优势,以茭白产业为抓手,推行“合作社+种植+加工+销售+贫困人口务工收入”链式模式,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扩大茭白种植规模,将原来的100多亩扩大至现在的900多亩,并进行品种改良,鼓励种植两造,打造茭白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增加产业附加值。预计今年可实现年产量约300万斤,年产值达1000万元以上,带动100多户贫困户就业,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在陈突击的带动引导下,我也种了10亩茭白,预计年收入可以增加5万元以上,我们马上就可以告别贫困奔小康啦。”新民村新民组贫困户邓里标激动地说道。

同时,陈磊多次与各级领导、第一书记、村两委班子谋划村集体经济新的投资模式和思路,通过入股平顺公司、转租村集体茶园、购买门面、种植茭白和草珊瑚等方式实现资源利用和资产增值。截至2020年8月,新民村集体收入已达8万元,预计年底可达15万元。

为解决新民村基础设施薄弱,项目缺乏征地资金等问题,陈磊努力争取市矿投集团的支持,最终获得集团46万元资金支持。他将其中的一部分资金用于加快实施新民村农产品加工车间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带动贫困人口就业50人,每年人均实现务工收入5000元以上,村集体经济可增加收入10万元以上。

今年4月,新民村荣获“自治区级民族团结示范村”称号。陈磊认真谋划,牵头制定了《平桂区沙田镇新民村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3)》,从夯实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扶贫产业、打造民族特色旅游品牌、创建民族文化特色品牌等多方面下功夫,打造民族团结新民村,为下一步实施乡村振兴、推动民族团结打下了坚实基础。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