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结对贺州:跨越240公里的牵手

贺州日报     2020-12-03 07:32     浏览:1176


同饮一江水,两广一家亲。2017年9月以来,广东肇庆市与贺州市在粤桂扶贫协作中结成帮扶对子,富川瑶族自治县、昭平县分别成为肇庆市四会市、鼎湖区的结对帮扶对象。跨越240多公里,在消除贫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肇庆与贺州并肩作战,立足“贺州所需、肇庆所能”,化贫困县短板为优势,扶贫协作工作取得了累累硕果。

得益于粤桂扶贫协作的好办法及贺州人民的不懈努力,今年5月9日,贺州脱贫攻坚战场传来捷报:昭平县、钟山县、平桂区退出贫困县序列。而八步区、富川瑶族自治县已在去年实现脱贫摘帽。这标志着贺州实现了从贫困县全覆盖到贫困县全摘帽的历史性转变,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成效。

鼎湖区非公企业与昭平县深度贫困村签订结对帮扶框架协议

1 结对帮斩扶断穷根子

要真正实现脱贫致富,就要从根本上斩断无“技”可施、无业可从的穷根子。2017年9月以来,肇贺好兄弟,从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支援、资金支持等方面携手发力斩“穷根”。

ZX桂扶贫协作,关键在于精准帮扶。2017年以来,肇庆市鼎湖区组织52个单位与昭平县57个贫困村(深度贫困村)进行结对帮扶,四会市动员14家企业与富川瑶族自治县深度贫困村结对,实现深度贫困村结对帮扶全覆盖。

精准脱贫攻坚,人是关键要素之一。两市四县(市、区)选派党政干部挂职交流27人次,专业技术人员挂职交流310人次,超额完成两市协议挂职任务。两地通过选派专家指导、互派人员挂职交流等方式,有效提高了对贫困地区教育、医疗等领域的人才支撑。

与此同时,两地以扶贫协作框架协议为支撑,建设参与度高的特色产业基地,培育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援建扶贫车间,开展技能培训,帮助贫困群众实现就业。在产业合作方面,贺州共引进企业43个,投资额38.58111亿元,吸纳贫困人口就业1348人。在劳务协作方面,两地共同举办电商网红、粤菜师傅、育婴员、面包烘焙师、果树嫁接等劳务协作培训班85期,培训贫困人口3499人次,帮助3.4419万贫困人口实现就业。全市共建扶贫车间19个,吸纳就业2696人。此外,两地还通过实施就业支持帮扶措施,帮助贫困人口到东部扶贫协作省份就业2.0396万人、省内就近就业1.1044万人、到其他地区就业2979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两地组织专车“点对点”输送,帮助1267名贫困群众赴粤返岗复工。

3年来,广东省级及肇庆市方面帮扶贺州资金累计达6.93亿元,聚焦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和农村危房改造、饮水安全、产业扶持、扶贫搬迁等突出问题,共实施了帮扶项目250项,受益贫困人口14.1521万人,带动了一方百姓脱贫奔小康。

鼎湖区—昭平县粤桂扶贫协作消费扶贫活动现场

2 消费帮扶拓宽致富新路子

粤桂携手,同心聚力,共奔小康。

有渠道,才能打开致富门。为确保贫困地区的农产品产得出、卖得好,贺州与肇庆市共同推进产销对接、畅通渠道、基地共建、产品互认等工作,加大消费扶贫力度。乘着全力东融的“快车”,贺州贫困地区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基地,农产品成了贫困群众的致富法宝。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昭平、富川砂糖橘、脐橙、芋头等农产品滞销,在这危急时刻,贺州精准对接结对帮扶单位、企业、个人,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网上交易平台、线下展销、爱心购买等方式,有效解决了农产品滞销问题。线上线下齐发力,贺州绿色、有机优质农产品源源不断进入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市场。

目前,贺州组织发动结对帮扶单位、企业、个人开展消费扶贫活动,销售扶贫农畜牧产品1.37亿元,销售已认定扶贫产品3.13亿元,受益贫困人口8563人。

四会、富川两地协作,培育一批优秀的扶贫电商网红直播带货,推动农特产品线上销售,助力脱贫攻坚

3 产业帮扶鼓胀钱袋子

产业强大了,群众的钱袋子才能丰满牢固。

茶叶是昭平县的扶贫特色产业。2018年,肇庆市鼎湖区争取广东省级财政帮扶资金3030万元,扶持广西将军峰茶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昭平县扶贫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建起茶产业“一园四基地”,每年为昭平县43个贫困村增加3.5万元集体收入。将军峰茶业集团通过订单合作、土地租赁、入股分红、劳动雇佣辐射带动贫困人口1754人,帮助采购销售农副产品362.7万元。

今年以来,昭平县粤桂办采取“腾笼换鸟”的方法,将竹鼠养殖转变成鹧鸪养殖。鼎湖区积极引导肇庆鼎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养殖项目落户昭平,采用“示范带动辐射”的发展模式和“公司+基地+贫困户”的带贫机制,公司不仅提供鹧鸪种苗,还提供养殖技术、人才支持、成品回收的一条龙服务,解决产销后顾之忧,实现“凤凰涅槃”。据了解,昭平县鹧鸪养殖项目预计年出栏约150万羽商品鹧鸪,每年可为15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至10万元,受益贫困人口达11269人。

立足水资源优势,昭平县与肇庆市鼎湖区共同引进集装箱绿色生态养殖产业项目,实现渔业快速转型,帮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成为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项目取得收益后,按照收益分配方案,每年可为该县20个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贫困村增收5万元。

产业富民是打开贫困枷锁的“金钥匙”,“产业园+扶贫车间+就业”扶贫长效模式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

扶贫车间生产热火朝天、产业项目开花结果……在富川古城镇高路村的粤桂扶贫协作车间,3条生产线上的员工正有序地进行数据线组装和测试工作。

高路村的粤桂扶贫协作车间是粤桂(四会·富川)扶贫协作产业园的延伸。贺州与四会市积极探索“飞地经济”模式,建立粤桂(四会·富川)扶贫协作产业园。截至目前,产业园累计引进17家企业,投资额共计2.62亿元,实现工业产值1.5亿元,创税1000余万元;通过实施“产业园+扶贫车间+就业扶贫”模式,实现就业脱贫1460多人。2019年,粤桂(四会·富川)扶贫协作产业园帮助富川156个村每村平均增收4万元,富川成为广西首个所有贫困村集体收入超5万元的国定贫困县。

“贺电送粤”也让更多的瑶乡群众摘掉穷帽奔小康。全国首例大型能源精准扶贫项目“贺电送粤”落户富川,两年累计完成送电广东60亿千瓦时,为富川增加工业产值19.8亿元,创税9000万元,直接和间接带动产业链企业新增就业岗位近2000个,成为粤桂扶贫协作新典范。

贫困群众在粤桂(四会·富川)扶贫协作产业园电子公司生产车间加工电子产品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