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党旗红——贺州市平桂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绩效亮点巡礼

平桂区委组织部     2021-01-07 08:07     浏览:1357


筑牢党的基层根基、夯实党的基层基础,始终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基础。2020年以来,平桂区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通过夯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配强一线驻村干部队伍、多举措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引导基层党建与扶贫深度融合,汇聚抓党建促脱贫强大合力,实现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

1 筑堡垒、强筋骨,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

围绕“好支书、好班子、好队伍、好阵地”为建设目标,抓实基层党建工作,筑牢脱贫攻坚堡垒。

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从机关选派了20名在职在编干部到重点难点村任职村党组织书记或副书记。试点推进村党组织书记“专职化”管理工作,80个村实现了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主任“一肩挑”,占总村数的65%,40名村党组织书记实行“专职化”管理。注重培育农村党员脱贫致富带头人,实现每个行政村都有1至2名“自富”“带富”能力强的党员致富能手。

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后进)村党组织。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创新采取“党建联盟”方式,由区直单位党支部与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联建,通过资源共享、工作联促等深入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严格按照“八个一”工作要求,因村制宜,一村一策,制定了整顿工作方案,扎实开展整顿工作,10个软弱涣散(后进)村党组织顺利整顿销号。

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基层组织建设。优化整合党建资源,根据安置点搬迁规模大小和党员数量,采取建立功能型党支部、成立党小组、设置党员责任区等方式,在平桂区老乡家园和厦岛安置点打造区域共享共治的党群综合服务“地标性阵地”。选优配强党支部班子,明确1名经验丰富、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副科级干部担任党支部书记,从搬迁户中推选有理想、有担当、有责任的退伍军人、大中专学历年轻居民担任副书记和其他委员。深化机关党员“双报到”制度,加强安置社区群众联系点建设,通过与社区群众“周末闲谈”“日常唠嗑”,架起党群“暖心桥梁”,收集土瑶群众搬迁户诉求150多项。

2 树标杆、争先锋,配强一线驻村干部队伍

坚持用好人力选派、财力支撑、物力保障、选用导向四重保障,强化关心爱护驻村工作队员,打造驻村硬核“铁军”。

科学选派,配齐配强驻村力量。为充实优化基层一线脱贫攻坚力量,平桂区按照“把最精干力量选派到脱贫攻坚一线”的原则,根据政治素质好、工作作风实、综合能力强、健康并具备履职条件的标准,精细化选派工作队员。2020年派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员共344名,为脱贫摘帽注入强劲动力。

加大保障,解决驻村后顾之忧。2020年投入资金91万元采购电冰箱、空调、热水器、洗衣机、烘干机、微波炉、台式电脑等生活和办公设备,严格按照“八个一”标准配备齐全,激发工作热情,改善驻村工作和生活条件。拨付第一书记帮扶经费、驻村工作经费233万元,投入资金960多万元落实工作队员伙食补助、通讯补助等待遇。投入50多万元为全区脱贫攻坚帮扶干部(含工作队员)购买5000多份保额为70万元的人身意外伤害险。同时,主动关怀驻村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消除工作队员后顾之忧。

选树典型,营造实干担当良好氛围。以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系列活动为契机,开展先进典型集中宣传,加强对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先进典型事迹的宣传。通过充分挖掘驻村干部在脱贫攻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等工作中的先进事迹,激励驻村干部担当作为。2018年以来,已提拔使用工作队员11人,职级(职务)晋升16人,从脱贫攻坚一线提拔干部54名,占全区提拔干部的46.9%,树立了鲜明的一线选人用人导向,营造实干担当良好氛围。

3 补短板、强弱项,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一把手”工程,聚焦党建引领,建好建强一批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园区、培育一批示范性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突破。

党建引领推动集体经济规模化发展。制定平桂区集体经济产业园建设方案,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配合建设了贺州市集体经济产业示范园(藕莲天下水生蔬菜产业核心示范区),并以“园中园”的形式,建设了平桂区设施蔬菜产业核心示范区、广西黄金珠宝产业园等集体经济产业园。截至目前,三大产业园已为90多个行政村带来集体经济收入307万元,带动了一批建档立卡贫困户顺利实现就业或获得分红、土地租赁等收入。此外,因地制宜引导村级党组织组建党建联盟,推动有富余资产的村民合作社抱团出资,变“小个体”为“大老板”,并规定只能与国有企业合作运营,既提高了投资规模和效益,降低了管理成本,又规避了资金外流的安全风险。

畅通下放路径实现项目质量与扶贫效益“双丰收”。平桂区按照“应放尽放”原则,全力推进“资源整合·项目下放”工作。“矮”化项目设计申报,着重申报一批技术含量少、群众受益快、投资金额低的项目为区本级精准整合资源、快速项目下放打下良好基础。“锉”低项目中的非必要高指标。由区委组织部协调相关专业人士,对反映项目下放“有困难”的项目进行会审,严把标准,最大限度的实现“应放尽放、能做马上做”。找准村集体参与“小切口”。创新推行“村级党组织负责协调+村民合作社包工包料+集体经济专责小组、“提质聚力”专班人员督导”的模式,有效地破解村民合作社因无相关技术等级资质而难以参与项目实施的“大难题”。

因地制宜推动集体经济“遍地开花”。平桂区坚持因地制宜,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服则服的原则,多渠道多路径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对于位于街区、产业园、主干道等区位优势明显的行政村,引导村集体盘活闲置的集体土地、旧办公楼等资产,投资兴建便民超市、红星幼儿园、扶贫车间等,通过自主经营、委托管理、物业租赁等方式发展集体经济。在农业产业发展基础较好的行政村,采取“党组织+合作社+贫困户”“党组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充分利用村自然资源和集体资源,重点实施了金竹村油茶种植示范基地项目、芳江村香猪养殖项目以及石塔村、建新村澳洲小龙虾养殖项目等集体经济项目建设。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统筹实施好羊头镇、沙田镇“中心镇”项目建设,引导周边村积极参与,不断扩大中心镇受益覆盖面。同时,抓好12个中央集体经济项目建设,培育一批示范村和集体经济强村。(廖佩影 郑丽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