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贺州传媒网     2021-02-26 08:20     浏览:3023


整个春节假期,“网红村”昭平县黄姚镇杨村村的乡村旅游热潮涌动,村里的“桃花源”成了打卡胜地。

望着村里熙熙攘攘的人流,村民唐杰丽脸上满是自豪:“这几年我们村变化老大了,特别是鱼鳞坝和300亩桃花园建好之后,村子的形象高大上了,游客变多了,产业进村了,大伙儿的腰包也鼓了。”

杨村距离黄姚古镇六公里,过去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没有特色景点,鲜有人问津。经过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杨村村民规划建设起了美丽的鱼鳞坝和桃花园。美景传到网络上,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许多游客慕名前往,杨村成为附近知名的“网红”村,为其乡村振兴注入了一针加速剂。

当前,贺州市脱贫攻坚已赢得全面胜利,乡村振兴战略正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全面推进。

产业扶贫成为产业振兴

初春二月,草长莺飞。昭平县昭平镇龙坪村里,春光明媚,桃花盛开。龙坪村村民何大强种植10万斤蜜丝枣进入了采摘期,附近的居民被美味美景吸引,纷至沓来,桃花小道里众人驻足留影。

2016年,何大强与两名合伙人一起在村里租下60亩地,种下蜜丝枣、桃花树,铺上水泥板路,打造曲径通幽的生态采摘园。每年春节,果实缀满枝头,桃花盛开,采摘园迎来了一批批赏花摘枣的游客。

提起乡村产业,贺州市群众所熟知的大多是各地的扶贫产业。富川的脐橙,昭平的茶叶是扶贫的重头产业,土瑶大肉姜、贺街三华李、开山红薯粉、南乡鸭子……均为贺州市脱贫攻坚的著名特色产业。如今,贺州市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之间进行有效衔接,对“频道”改造提升。

产业支撑是脱贫攻坚的基础,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贺州市千方百计发展产业集群打造品牌,推动农业全力东融促进产业高质高值高效发展,打牢产业振兴的基础。

 春节前,在平桂区羊头镇的现代设施农业大棚蔬菜产业园内,虞树友忙采摘了3批1000多公斤辣椒销往粤港澳大湾区;同样沐浴着春光,八步区铺门镇供港蔬菜基地,上百名工人正忙着采摘豆杯,一天出货近万近销往香港。

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需求为导向,重点打造一批富硒、有机、绿色、无公害,具有生态特色、长寿特色的“贺字号”“桂字头”农业拳头品牌;围绕特色种植业、现代养殖业、生态林产业、农业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五大重点产业,着力培育茶业、果蔬、生鲜三个“百亿元”产业,高品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果篮子”“肉篮子”;推动农业与文化、旅游、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条,推动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贺州市正以强有力的手段推动乡村振兴产业的发展。

扶智扶志转为文化振兴

“在党和国家的帮扶下,我们享受了教育、医疗、住房等扶贫政策,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当我看到县里招聘党建组织员的时候,我毅然辞去干了10年的工作,选择回乡建设,用平凡的工作书写不平凡的人生。”富川瑶族自治县盘家玮满怀感激之情,向身边人诉说切身他努力奋斗、追求美好生活的实践故事。

脱贫攻坚期间,贺州市深化扶志扶智行动,加强对贫困群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自强精神宣传教育,通过树立脱贫致富典型、参加农业技能培训等方式,让贫困群众树立起自强意识和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解决好精神上的贫困,抛弃“等靠要”的懒汉依赖思想。

站在新的起点,贺州市通过展示全社会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感人事迹;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为贫困群众送去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推进移风易俗,运用特色文化提高村民的凝聚力;加大教育设施建设,构建教育扶贫助推人才振兴的内在传导机制,增进贫困乡村脱贫与振兴协同发展的自主性和可持续性。

在“潇贺古道入桂第一村”富川朝东镇岔山村,依靠风雨桥、古戏台、登山古道等人文景观,古道油茶、“央视推荐·贺州金牌”的梭子粑粑等美食,每年接待游客数量超过40万人;在平桂区沙田镇马东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主任陈庆初一遍又一遍耐心地跟孩子们说着马鼻之战的故事,只为革命文化换发更耀眼的光辉;在昭平县走马镇联安村,村民黄文朝不怕苦不怕累,照顾4位九旬老人的晚年,一遍遍帮他们打扫卫生、洗衣服、洗被褥、擦洗身体……近年来,贺州市深入挖掘潇贺古道文化、红色文化、长寿文化、岭南文化、瑶族文化、客家文化等特色乡土文化内涵,各地群众从中受益,文化振兴已初见成效。

生态扶贫变为生态振兴

“当上生态护林员,不仅每个月能领取到800多元的劳务费,还能利用野外巡护工作之余,在山上养蜜蜂、种植杉树,生态好了,收入也逐步提高。”说这话的是昭平县富罗镇三合村村民严正森。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过去几年,贺州市通过生态扶贫,引导贫困地区群众靠山吃山,倚绿致富,走出一条建设生态文明和脱贫攻坚相互促进的路子。2020年,贺州市通过产业扶贫、生态扶贫打造了油茶扶贫示范点25个、林蜂扶贫示范点10个,聘请生态护林员3956人,使12000多名贫困人口脱贫摘帽。

贺州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促进生态扶贫与生态振兴有效衔接。

八步区莲塘镇炭冲村,一幢幢漂亮的小楼房与环绕的绿树红花相辉映。2018年开始,炭冲村根据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将废弃住房、晒场、猪牛栏,改造成微菜园、微果园、微花园,曾创下了一日之内拆除10多间旧房的记录,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期间,炭冲村还将美丽乡村建设与生态休闲旅游相结合,打好乡村观光旅游牌,已完成黄屋排、炭冲寨、马鞍寨3个村庄精品改造建设,被评为“广西五星级乡村旅游区”“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来这里体验乡村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

贺州市紧扣“两山”理念,学习借鉴浙江实施“千万工程”的经验做法,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乡村风貌提升行动和农村生活垃圾“二次四分法”分类处理,集中搞好生活垃圾治理、厕所粪污治理、污水治理、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城乡工业污染转移治理工作,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努力打造整洁有序、生态宜居的美丽新农村。

“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们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推进乡村风貌提升工程,走出一条乡村美、产业旺、农民富、治理优的乡村振兴之路。”贺州市乡村振兴发展中心主任李春说道。(吴显烨)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