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异成绩迎接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贺州市:全力借“东风” 跑出“加速度”

贺州先锋     2021-11-12 08:24     浏览:3948


习近平总书记在“4·27”重要讲话中强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既要深刻认识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推动地方高质量发展的原则要求,又要准确把握本地区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的比较优势,走出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贺州是大西南东进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通道,是广西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开放的前沿和窗口。过去5年,贺州市深入实施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发展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全面落实自治区“东融17条”政策,助推经济持续跑出“加速度”。

 

搭建东融大通道

全力东融,是贺州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高扬东融主旋律,才能融入湾区、借力赶超。走出去,世界就在眼前;走不出去,眼前就是世界。走出去才能融进去,才能融入‘开放的思想、先进的理念、前沿的技术、高端的人才、新兴的产业’,才能借势借力推动赶超跨越。”贺州市委书记林冠表示。

近年来,贺州借势借力推动赶超跨越,全市GDP年均增长9.2%,增速一直处于全区“第一方阵”,2019年和2020年连续两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晋位升级。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贺州2021年前三季度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4.5%,增速排全区第一位。

为了更便捷“走出去”,贺州市按照“扩高速、建高铁、修机场、造码头”的布局,加快打造东融大通道。如今,铁路、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内河航道一体化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逐渐形成,贺州正用“加速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经济生活圈。

今年9月29日,苍昭高速公路项目贺州段开工,项目与广东省规划的花都至封开(粤桂界)高速公路顺接,与境内贺巴高速公路衔接,是贺州又一条连接粤港澳大湾区的便捷通道。项目建成后,将与二广高速、广昆高速、汕昆高速、包茂高速、广佛肇高速等高速公路互联互通,形成四通八达的东融路网格局。

 

对接前沿的产业

走出去,融入前沿的技术,发展新兴产业。

碳酸钙产业是贺州三大千亿元产业之一,技术创新是打造千亿元产业的强大推手。广西利升石业有限公司与中科院电子学研究所开展的《人造大理石微波快速固化工程样机的研制》项目,使人造岗石固化环节时间由10至15天缩短到1个小时以内,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贺州市东融新产业育成中心,一张张专利证书、一个个展品柜台展示着前沿技术的成果。该中心目前已吸引30多名国内外行业领军人才入驻,先后引进30家新经济新业态企业,实现产值30亿元;引进17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20亿元。

去年底,贺州市与深圳市“华智云谷”签约。这家以5G智能产品为核心的创新型多元化企业,拥有包括移动终端、智能家居、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端技术,市场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将在贺州建设产值超过25亿元的5G智能终端项目。

近几年,贺州抢抓建设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的机遇,以创新发展为核心驱动力,全力引进大湾区先进新兴产业。如今,电子信息、健康、数字等新兴产业已崭露头角。据统计,贺州已引进新兴产业项目578个,约占引进项目总数的55%;新兴产业项目合同投资总额927亿元,约占项目总投资额的52%。

 

融入开放的思想

走出去,融入开放的思想和先进的理念。

贺州市对标大湾区一流营商环境,率先在全区组建重大项目建设服务中心,设立营商环境局,整合1400多项政务事项进驻市民服务中心,1180个审批事项“只进一家门”。投资8亿元的软视科技项目创下了1天注册、3天签约、7天入园的新纪录,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最便利的服务。

贺州市先后与广东省、湖南省的5个城市建立“跨省通办”合作机制,推出可“跨省通办”高频政务服务事项114项。同时,主动沟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打破地域限制,通过信息共享、数据跑路、线上线下沟通,逐步形成“泛湾区通办”的格局,实现办事“就近办”“马上办”。

贺州创新“双招双引”和“人才飞地”模式,突破地域限制,构建创新创业平台,柔性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国家级重点项目人才到贺州开展科技攻关、投资兴业。先后引进各类高层次紧缺人才352名,其中来自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双一流”高校的占39%。今年1—9月,贺州市新引进项目142个,其中引进大湾区项目86个。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