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强化人才支撑的“数字”逻辑

中国组织人事报     2022-11-18 08:34     浏览:6155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是党代会报告首次单独成段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进行一体化部署,也集中体现了人才支撑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就是要实现人才从“0”到“1”再到“+∞”的跃变,在数量上取胜,在质量上提升。

生“才”有道,才能实现从“0”到“1”的突破。地转天旋,万事开头难,招才引才亦是如此。“零门槛”落户、家属随迁、以房抢人、重金引才,各地纷纷建立优秀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但部分地区的高层次人才引进还是难以突破“0”。筑巢引“才”固然没有错,但面对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不足的现状,我们更是要“软硬兼施”,既要优化政策“大礼包”提升巢穴舒适度,也要营造更为优质、更加开放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增强巢穴的认同感、归属感。积极打造“利益共同体”,将地区发展与企业进步相结合,抓住制造业这个最大的优势和变量,主动策应传统主导产业链转型升级,支持链主型企业牵头抓好产业人才链的构建;抓住企业这个引才聚才的主体,建立人才重点企业“白名单”,实施“一企一策”,帮助企业加快打造“基层多元化、中层专家化、高层尖端化”的人才梯队。创新人才引进“柔性”模式,构建平台互动、路径互通的人才流动制度,支持人才有序流动、合理配置;建立乡贤人才“蓄水池”,围绕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技术攻关等话题,与高层次人才“叙乡情谋发展”,吸纳乡贤人才回乡创业;探索人才“云对接”渠道,打破疫情、距离、时间等限制,让人才随时进得来、用得上。

爱“才”如命,才能守护好来之不易的“1”。打江山易,守江山难,防止人才流失,爱“才”之心不可缺。爱“才”是有尺度的爱,无规矩不成方圆,要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办法、评价激励机制,倡导资源向人才倾斜,但不是无条件的一边倒,而是有理有据的“厚爱”。出台各类人才认定管理办法,实施创新人才认定、引才荐才奖励、高技能人才补助等超常规“奖励”。爱“才”是无差别的爱,对人才的评价激励,不应受到职称、学历、户籍、年龄等影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不一定是沉迷实验的资深博士,也可以是潜心钻研的青年技工,以才论“才”方为正道。要加快重塑各级人才观念,强调“有用即是人才”“需要造就人才”,综合用好政府、市场、技术专家、专业组织、用人主体等视角,利用薪酬评价、市场价值、投资评价、第三方评价、行业认可等手段,不断完善人才评价机制。爱“才”是可持续的爱,要探索人才创业创新全生命周期“一件事”,设立人才专员跟踪服务平台搭建、难题破解、运行实效、反馈提升等全过程,营造百家争鸣良好氛围,来而不往非礼也,人才也要树立正确的履职观,立足擅长领域奋力推动地方创新发展,实现城市与人才的“双向奔赴”。

以“才”生“才”,才能跨越式迈向“+∞”。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人才的合理流动就会产生人才聚集现象,从量变到质变实现以“才”生“才”。实现人才的量变就是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做好就地取“才”,形成稳定的人才池,也就是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的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满意的必然是党和国家满意的,要推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做好“产学科教研”融合互通,以地区发展需求为导向,优化教育定位,有侧重地培育本土“养成型”人才。可以保持民营经济先发优势,搭建“工业学院”育才平台,实施新生代企业家“青蓝接力”行动,培养一批重质量、创品牌、求卓越的企业家人才队伍。实现人才的“+∞”,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体现在质量上。人才的聚集,既要有凝聚力,也要有辐射力。不要一味追求人才引进,而是要最大化发挥现有人才作用,既要通过量身定制个性化自主培养方案提升人才个人能力,也要通过对人才的排列组合、叠加分析,以“王炸牌”达到以一敌百的效果,创新破解时代之问。通过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搭建塔型多层级人才平台,探索组织跨学科、跨主体合作的协同攻关模式,在特色产业的共性、个性技术难题破解上实现“强强联手”。

(郑娴)


x